
很多人應該都有這種經驗:早上起床後,因為匆匆忙忙的趕去上班或上課,情緒呈現緊張狀態(交感神經興奮),導致腸胃道(副交感神經)的蠕動會被抑制,所以無法順利的排便[1]。
到了辦公室或教室後,情緒放鬆了,這時候便意就來了。
如果緊接著又要準備開會或晨考,那便意又會再度消失。
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有吃晚餐的習慣,無論是跟家人用餐、情人約會或同事聚餐,而且通常都吃得不少。早上一覺起來,食物已經在腸胃道中停留將近12小時了,熱量已經被人體吸收了不少;如果還要再度過一個匆匆忙忙的上午,等到午休時才排便,腸胃道的食物會多停留4~5個小時,等於能量又多被人體吸收了一段不算短的時間。
這樣的排便習慣,對需要「卡卡計較」的減肥者來說,是極為不利的。
所以,建議想減肥的人每天提早半小時起床,讓自己不要因為趕著出門而太過緊張,讓副交感神經發揮作用,有充分的時間排便,就能縮短食物停留在腸胃道中的時間,阻止多餘的熱量被吸收。
尤其是晚餐吃得多的人,最好養成早上上班或上課前就排便的習慣,讓主餐不要在大腸中停留超過12小時。
網路上有人倡導晚餐不要吃太多,主要也是這個原因。
「早上吃得像國王,中午吃得像王子,晚上吃得像乞丐。」這種方式很適合習慣在晚上大便的人使用。因為習慣早餐多吃的人,只要固定在晚上排便,就能防止食物在腸胃道裡再停留到隔天早晨,減少多餘熱量被人體吸收。
所以,習慣早上吃很多的人,最好養成在晚上入睡前排便的習慣;而習慣晚餐多吃的人,就要養成前述的早上出門前排便的習慣,別讓它停留在腸胃道中超過一天,才能減少食物熱量被腸胃道吸收的狀況。
有便意的時候,忍3分鐘再上廁所

如果你一有便意就馬上跑去上廁所,你只能解出前段的大便,沒有辦法解出更多的大便。因此,這個訣竅就是教大家如何解出更多的大便,讓身體不再吸收多餘的食物熱量,以協助減肥瘦身。
之前說過,人體的構造很奇妙,根據生理學的原理,當中空的器官被撐開時,都會產生滿足感與幸福感;這也就是為什麼,大便大出來的那一刻心情會很好的原因。
而我們的肛門前20公分的直腸,平時就是中空的狀態,裡頭沒有大便;當大腸將糞便往前推到直腸的時候,直腸會擴張並引起平滑肌收縮,這叫作「直腸反射」。當直腸反射發生時,還會同時牽動神經引起「脊椎反射[2]」,使得大腸整個蠕動,幫助大腸排空。[3]
所以,平常有便意的時候,先不要急著跑廁所,請忍耐個三分鐘,讓大便在直腸引起直腸反射和脊椎反射,造成整個大腸的大蠕動,就能一鼓作氣把大便排乾淨了。

正確按壓腹部,有助於排宿便
用手按壓腹部,身體向後仰或扭腰等動作,可以促進腸子蠕動,這個論點有生理學上的依據。因為我們腸道的平滑肌,在被撐開或拉扯的時候會引起收縮反射,藉此將糞便排出。[4]可是,並非隨意的按壓就有效,按壓腹部的方式有正確的方法。
有些專家會在電視上教大家把手放在腹部,然後從右邊推到左邊去以幫助排便。可是大家別誤會,這個用手「推」的動作,是絕對不可能將大便推擠到肛門口去的!這個觀念要釐清。
這樣的腹部按摩,目的在於刺激腸道蠕動、引起收縮反射,藉以幫助排便。只要方式和力道正確,確實可以改善便祕的狀況。
因為平滑肌的反應比較慢,所以我們每次按壓下去之後,要停留約三秒鐘後才將手放開,移到下個點,依順時鐘的方向進行,這樣引起收縮的效果比較好,有助於排除宿便。
若小孩子容易脹氣,家長也可以用這個方法慢壓腹部,以協助寶寶排氣,緩解因不適而哭鬧的痛苦。

[1]Guyton AC, Hall JE.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. 10th ed. 2000; WB Saunders Co. Philadelphia, PA, USA
[2]直腸受到刺激後,將此刺激往腰椎神經傳送,進入腰部的脊椎後,將訊號傳送出來送到整個下消化道系統,引起整個大腸的反射性收縮,稱之為脊椎反射。
[3]Guyton AC, Hall JE.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. 10th ed. 2000; WBSaunders Co. Philadelphia, PA, USA
[4]Guyton AC, Hall JE.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. 10th ed. 2000; WB Saunders Co. Philadelphia, PA, USA